路過金山清水濕地,路旁停放了許多車輛,遠處望去,一群人停留在空地上,久久不散,爸媽帶著小孩、阿公帶著阿嬤,望遠鏡、小板凳紛紛出籠…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我們也下了車,看看他們到底在做什麼?
一大堆攝影器材,每個人都用高倍望遠鏡頭、粗到不行的腳架及外接電池盒,讓回電的速度加快,才能在行進間多拍幾張照片,這樣的裝備是打鳥基本配備,是誰讓他們在此苦苦守候?
放眼望去,約300~500公尺處有四隻似曾相識的鳥類,眼拙的我,竟然有眼不識泰山,認不出大名鼎鼎的丹頂鶴。
丹頂鶴,性情高雅,形態美麗,素以喙、頸、腿“三長”著稱,直立時可達一米多。特別是裸露的朱紅色頭頂,好像一頂小紅帽,因此得名。
自古以來,人們把它同松樹繪在一起叫做《松鶴圖》,作為長壽的象徵。這樣一說大家對牠應該不陌生了,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唷~
小風的相機功能有限,為了在這麼遠的距離拍攝,只能把相機功能拉到極限,21倍光學變焦加乘4倍數位變焦,畫質的清晰度真的不敢領教,只能和大家說聲對不起,傷害了大家的眼睛,加上沒有腳架的固定,每按一次快門,目標就不見蹤跡,相機跟著自己呼吸上下搖晃…恨不得能靠近牠們一點,不過這個舉動千萬不可行,四隻丹頂鶴來台過冬,造成一股賞鶴風潮,不少人靠近牠們,害牠們受到驚嚇久久不敢進食,所以要退到安全距離才可以觀賞。
這四隻丹頂鶴是同一個家族,頭頂未形成紅色丹頂,以及頸部褐色的外觀,就是未成年的亞成鳥。飛過千里之遠,一到台灣,四隻丹頂鶴顯得有些飢餓,不斷在濕地上移動,找尋食物,補充體力。
這一次丹頂鶴家族飛來渡冬,鳥類專家們有著不同看法,荒野協會林勝謀認為是迷鳥,台北市動物園發言人金仕謙認為和氣候變遷有關。
在濕地的賞鳥學家解釋,丹頂鶴準備要起飛時,你會聽到牠們的叫聲,這聲音好比信號一般,牠們觀察風向之後,一字排開,每一隻的距離都等比排列整齊,這樣的前後距離是讓牠們展翅高飛時,不致於K到對方。
在展翅的那瞬間,所有照相機快門聲彼起彼落,聽的真是過癮,原來他們在這而苦等那麼久,是想要拍丹頂鶴展翅飛翔的時刻,動作慢一點,只好明天再來守候一次。
不能近距離看丹頂鶴,照片又拍的不清楚的情況下,阿那答說小時候他們家的花園裡好像有二隻丹頂鶴的石像,因為年紀小的他曾騎在丹頂鶴上玩。
於是我們二人真的去花園裡找到丹頂鶴石像,從地上把它抬起來放好,因為年代久遠,脖子的部份都損壞了,真的跟我們看到的一樣耶~好好笑哦!在家尋找丹頂鶴的過程,好像在尋寶,各位可能有所不知,當我把丹頂鶴石像從土裡挖出時,有股難聞噁心的味道,我想這可能是家中幾隻狗狗的傑作吧!大便味超重的,為了拍照只好犧牲一下了,到最後相機就丟給阿那答拍,而我則趕快閃人~
時間:97年3月
留言列表